• <acronym id="t9sn8"></acronym>

    <acronym id="t9sn8"><strong id="t9sn8"><address id="t9sn8"></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t9sn8"></p>

    1. <acronym id="t9sn8"><label id="t9sn8"></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 首頁> 動態

      行業動態

      首部中醫藥法即將出臺 遵循規范與扶持并重

      發表日期:2016-11-28 點擊擊數: 3417

      “中西醫并重”是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原則之一。11月2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中醫藥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政府把中醫藥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中醫藥法治建設不斷深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下稱《中醫藥法》)即將出臺。

        管理約束為主還是保護促進為主?在兩種不同的主張之間,《中醫藥法(草案)》幾經討論、修改。

        2014年由原衛生部起草、2016年9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的《中醫藥法(草案)》是中國首部專門針對中醫藥制定的法律。在此之前,在中醫藥領域唯一的法規是從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下稱《條例》)。

        從《中醫藥法(草案)》二審稿來看,從條例到法律,針對中醫藥的立法不僅是提升規范的位階和效力,更突出的是對中醫藥發展做全方位的促進和引導。

        中醫藥發展再提速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年中,中醫藥的產值已增長30倍,占整個生物醫藥產業的三分之一。

        此外,中國目前一共有42所獨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在校生70余萬,“我們的實驗條件得到了相當的改善”,張伯禮說。

        另據《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2014年中醫類醫院總診療人次5.31億,中藥生產企業達到3813家,中藥工業總產值7302億元。中醫藥已經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

        中醫藥在過去的20年中已有相當的發展,而相比過去,2016年政策和法規層面的引導,將使中醫藥發展再提速。

        2016年2月26日,作為未來15年中醫藥發展方向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發布。

        《綱要》提出,到2020年,中醫藥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到2030年,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今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醫藥法(草案)》進行二次審議。這一輪審議的意見征求已于10月7日截止。目前尚未有三次審議的消息,因此王國強所說的“即將出臺”或可理解為,幾經爭論的《中醫藥法》終于要出臺了。

        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解讀來看,《中醫藥法》遵循“規范與扶持并重”的思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經過比對,發現與《條例》相比,《中醫藥法》在總則中首次明確了中醫藥既包括漢藥,也包括少數民族醫藥。在清楚定義的基礎上,在第三條就強調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

        在上述前提下,《中醫藥法》首次提出發展中醫藥教育、推廣應用中醫藥科學技術成果、促進中醫藥的國際傳播和應用。

        “中醫藥要服務現代化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認為“疾病造成的死亡前十位中慢性病占80%以上”的現實,表明了當代醫學模式正遭遇慢性病的巨大挑戰,在這樣的前提下,發揚傳統醫學的優勢是當代醫學發展的潮流。

        此外,和“一帶一路”戰略的緊密關系也是提速發展中醫藥的原因之一?!爸袊凇锻苿庸步ā粠б宦贰脑妇芭c行動》中提出‘擴大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這為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王國強說。

        規范化為主調

        具體到中醫藥服務與中藥產業發展,《中醫藥法》仍以促進規范化為主調。

        在中醫醫療機構的設置上,曾經的《條例》只要求中醫醫療機構設置符合中央和地方的相關標準。而《中醫藥法》一改過去的模糊表述,明確強調將中醫醫療機構建設納入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在此基礎上,《中醫藥法》明確地區分了中醫醫師與西醫醫師不同的執業資格取得方式。按照規定,中醫專長人員,經兩名及以上醫師推薦,經實踐技能考核后,即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

        而在藥材種養殖、評價、流通和生產上,《中醫藥法》以“鼓勵”為主。

      首先鼓勵發展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嚴格管理農業投入品使用。此外,《中醫藥法》提出國家建立道地中藥材評價體系,支持道地中藥材品種選育。

        在流通上,《中醫藥法》鼓勵發展中藥材現代流通體系,提高中藥材包裝、倉儲等技術水平。

        對此,不少專家曾表達過質疑。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貴松就曾對媒體表示,法案政策性內容多、規范性內容少,手段多為“鼓勵和支持”,更像“行動綱要”而非立法草案。

        事實上,近年來中藥生產領域問題頻發,中藥飲片已成藥品“飛檢”重災區。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15年中藥飲片占GMP證書回收總數的80%。在這種情況下,外界也期待通過立法加強中藥產業監管。

        “規?;?、產業化是大勢所趨,但管理一定要到位,執行監管的時候,要把藥品的質量、療效和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為了產業健康發展,高標準、嚴要求是必須的。

      aukg-645
    2. <acronym id="t9sn8"></acronym>

      <acronym id="t9sn8"><strong id="t9sn8"><address id="t9sn8"></address></strong></acronym>
        <p id="t9sn8"></p>

      1. <acronym id="t9sn8"><label id="t9sn8"></label></acronym>